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
| 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
|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与这首诗的观点最相符的是
| A.天人感应 | B.心外无理 |
| C.格物致知 | D.经世致用 |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B.有教无类 |
| C.温故知新 | D.当仁不让师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
|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 A.孔子“仁”的思想 | B.孟子的“性善说” |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陆九渊的“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