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词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遵义一会写风骚,引领前程气势豪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联合抗敌一天骄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中说:“五个月的战争,使德军既没有打进高加索油田,也没有打下……迫使希特勒屯兵于高山与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损失甚大,陷于僵局。”引文中省略的城市名称是
| A.列宁格勒 | B.莫斯科 | C.斯大林格勒 | D.高加索 |
迄今为止,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被谈论了几个世纪。下列对二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给人类造成破坏和灾难 | B.严重削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 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实施《基本国策纲要》 | B.日本企图以此取得战争主动权 |
| C.德国法西斯对日本的支持 | D.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
二战期间,苏、美、英紧密合作,为打败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英美公开放弃反苏政策,开始同苏联联合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是在
| A.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 | B.《大西洋宪章》发表后 |
|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 |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原因是因为它
| A.给予法西斯国家直接援助 | B.模糊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 |
C. 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 |
D.没有给予苏联等国中立国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