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

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
C.居住地域 D.财产多少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20世纪70年代,反映中国政府重视并恰当处理大国关系,使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的历史事件是
①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③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帮助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