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
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 B.设立民众法庭 |
C.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 D.创立陶片放逐法 |
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兴起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山地 | B.海洋 | C.河流 | D.平原 |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A.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 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
C.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 | 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
《旧唐书》说:“始封之君谓之太祖。……汉以高皇帝(刘邦)为太祖,而太上皇不在合食之列,为其尊于太祖也。”根据材料,刘邦之父未获得庙号的原因可能是
A.刘邦称帝时他已经死亡 | B.刘邦与父亲关系不和睦 |
C.他没有参与西汉政权的建立 | D.他是比太祖更加尊贵的太上皇 |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其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了宋代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的过错。下列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加以牵制 |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收归中央 |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
D.设立三司使,掌握财政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