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浙江省某中学的一地质科考小组在某地(大约在25°N,110°E)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该科考小组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考察小组的考察地大致位置在

A.滇 B.闽 C.桂 D.琼

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A.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B.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所谓的“人口红利期”指的是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A.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B.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人口经济学家根据《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大约在2015年出现转折,可能由“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债期”。但中国的各个地区可能进入转折期的时间不尽相同,图中所示的地区可能进入“人口负债期”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根据下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

A点的区时是

A.某日8时 B.某日6时 C.某日10时 D.某日16时

“北京时间”是

A.某日16时 B.某日18时 C.某日14时 D.某日12时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②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下图中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