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温度带与不同的干湿地区相互组合,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区。读下表,回答下了各题。
寒温带 |
a |
b |
c |
d |
中温带 |
e |
f |
g |
h |
暖温带 |
i |
j |
k |
l |
亚热带 |
m |
n |
o |
p |
热带 |
q |
r |
s |
t |
|
湿润区 |
半湿润区 |
半干旱区 |
干旱区 |
j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对于l气候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绿洲农业是该区重要的农业特色 |
B.该区主要位于高原 |
C.影响该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沙尘暴和地震 |
D.该区河流仅有冰川融水补给 |
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A.S1和S2相等
B.S1约为S2的一半
C.S1约为S2的1.5倍
D.S1约为S2的两倍一架飞机从A地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B地,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B地大约需要
A.8小时 | B.12小时 | C.16小时 | D.20小时 |
从A
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 B.一直向西 |
C.向西北--西--西南 | D.向东北--东--东南 |
2007年11月12日,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启程,开赴南极洲执行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并将在南极最高点附近为我国建造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图中甲海域为
A.世界第一大洋 |
B.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洋 |
C.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 |
D.轮廓呈“S”形的大洋 |
图中a、b、c、d为现有的科学考察站,其中离上海(121°E,31°N)最近的是
A.a | B.b | C.c | D.d |
DOME-A为南极最高点,它位于d考察站的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 B.5° | C.8° | D.10° |
人们通常以经度0º,北纬38º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如左图所示,陆半球的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与“水半球”的极点最接近的地点位于右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赤道上位于“陆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经度0º向西至20ºW | B.20ºW向西至90ºW |
C.90ºW向东至90ºE | D.20ºW向东至90ºE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半球的极点离南极点的最近距离超过10 000千米 |
B.从我国某地(38°N,120°E)乘飞机到陆半球的极点,最近的走法是一直向西 |
C.陆半球的极点位于北京(40°N,120°E)的西南方向 |
D.水半球的极点位于南极点的东南方向 |
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
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A.①与② | B.③与④ | C.②与③ | D.①与④ |
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 B.b>c>a>d | C.c=b>a>d | D.c﹥b>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