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的思维。这启示我们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
B.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C.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
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对中国来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它具有一种“后发制人”的“原创”性质。从“天人合一”到“和谐社会”,从汉字、中国菜到汉服、中国功夫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软实力”。这启示我们( )
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②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完全适用
③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与“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波须臾改”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 | B.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 |
C.草木在人间,去来有时节 | D.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
10年来最完美的月全食于2011年12月10日晚上上演,我国几乎全境可见其全程,而下次再见则将要再等17年。对于此次天文奇观,科学家们早已作出了准确的预测。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意识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