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文中这样写道(如下图),他所说的“第二次革命高潮”包含的事件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义和团运动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⑤国民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从此,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A.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B.列强获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特权
C.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景德祥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这一点许多国家21世纪初还未实现。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有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在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A.德意志的代议制度不彻底、不完善
B.经普选、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对帝国政府有一定的制衡作用
C.帝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德国的选举制度比其他国家先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范仲淹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官职。以下关于范仲淹及其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参加科举考试担任官职 B.河中府通判有权监督该府知州
C.枢密副使负责管理军事 D.担任参知政事期间可以分割宰相的财权

“(他们)想纯粹依照视觉描写物体。例如画苹果不为是它是圆的、呈红色等概念性的知识所囿限,而只是按照眼睛所看到的情景来描写。因而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与材料中的画家们风格一致的是

A B C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