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确立十年来,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规模从2000年的108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933亿元,年均增长28.2%。材料中的7933亿元是
A.财政收入 | B.财政支出 | C.财政赤字 | D.税务支出 |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成就说明,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必须从政策上、制度上提供保障。这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A.自觉按市场规律办事 |
B.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
C.提高执政水平 |
D.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走向健全 |
截止2009年9月,中央财政向西部地区下达中央建设投资累计5507亿元。10年后,一个良好的开局呈现在人们面前: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这说明财政
A.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B.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使人民生活有保障 |
C.财政就是国家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
D.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
据统计,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10年。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①有利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②有利于纠正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失误
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③ |
10年之前,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从此,占中国陆地面积71%左右的西部地区开始进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党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必然性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④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