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及谷物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比率
注: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又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材料一 餐桌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开销就达3000亿元,挤占了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为此,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查餐桌浪费。近来,一场拒绝“剩宴”的“‘光盘’行动”在民间迅速展开,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概括图表(含注)中的经济信息。结合图表和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材料:7月,环保部下达通知,要求各地方环保部门从2013年9月开始,公布国家级和省级控制的重点监控企业的排放数据等信息,其中包括每日排放量的自动监控数据。
通知明确了需公开的内容,其中有八大类31项具体信息,包括重点监控污染源基本情况、污染源监测、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费征收、监察执法、行政处罚、环境应急等环境监管信息。
环保部明确了信息公开主体,即各级环保部门。根据“谁获取谁公开、谁制作谁公开”的原则,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公开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公布重点监控企业的排放数据等信息。
材料:李克强总理曾表示,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他提出了“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在一些政府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里,还是有一些不如人意,受到了公众的质疑。“大手脚”“粗线条”,只有笼统的总数,并非每个部门都公布“人均数”“车均数”“桌均数”;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其他支出”项目之下塞入了不少不知名堂的款项,“粗疏”得让人匪夷所思。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如何正确看待和消除公众的质疑。
材料一:1999年以来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增长情况
1999年 |
2004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上半年 |
|
资产总额 |
2604亿元 |
1.19万亿元 |
5.05万亿元 |
6.01万亿元 |
7.35万亿元 |
7.88万亿元 |
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改变,保险行业越来越得到重视。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为推动和完善中国的保险事业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保险行业的大部分人身保险产品都已将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承保责任范围。
材料三:在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7个小时后,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首例理赔案正式结案;4月21日上午,平安产险将100万预陪款支付给农业银行芦山支行,紧急支援家农行开展抗震救灾工作……7月22日甘肃地震发生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光大永明人寿等保险公司立即启动救援理赔应急机制。中国平安在震后不到9个小时便快速完成甘肃地震后保险业首和理赔款。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经济现象可能产生的原因。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地震发生后保险公司快速作出反应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等观点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关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的指导思想。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关系的。
2014年新年伊始,北半球的日本、韩国、美国等地普降暴雪,其中美国遭遇了近20年来最严寒天气;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则迎来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东南部维多利亚州爆发25起森林大火。在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背景下,南北半球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虽然目前尚不能对极端天气常态化趋势下定论,但从统计数字来看,全球极端天气发生的次数和概率正在逐年增加。
辨析: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