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的经济成就
年份 |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 |
GDP(万亿元) |
2006 |
2566 |
3003 |
21.6 |
2008 |
4490 |
4646 |
31.4 |
2010 |
6654 |
7062 |
40.2 |
2012 |
- |
10242 |
|
材料二 2006-2012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
新中国建国60周年是2009年我国一件大事,某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搜索了解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2009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60年来我国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直接关系全球经济复苏;一组数字标志着中国已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人均超过3000美元;财政收入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达7.9%。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建国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给我们什么启示?
信息二:“60年来,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与新中国一路同行、成就卓著;展望未来,多党合作事业重任在肩、前景远大。”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公党为促进社会主义贡献了力量,发挥了参政党应有的作用。”
——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
(2) 信息二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内容?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人;我国民族地区的人均GDP已由1978年的248元增加到2008年的16057.57元;我国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材料二: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一起境内外相互勾结、有组织、有预谋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我国政府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这一暴力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中我国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
(2)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材料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印度、波斯、希腊、中华四大文明荟萃于此。目前所知对西域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汉文典籍。国内外研究者想要了解公元六世纪以前的西域历史,都必须依靠汉文典籍。早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典籍里,就记录了不少关于西域历史地理的传说。其后,《史记》《汉书》中对西域的记载就更加丰富翔实了。这些记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西域包容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全景中。
材料二:新疆当前的铁路建设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绝无仅有”。目前新疆开工建设的铁路已达到10条,未来几年内,新疆还将大规模建设连通国内及国外的铁路网,铁路运营总里程有望增加一倍。2009年新疆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274亿元人民币,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前的1952年增长了近87倍;人均GDP达到1.9万元人民币,在全国位次上升到第11位。
材料三:2009年7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简述在新疆大规模建设及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重大政治和经济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为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上海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难顽症。上海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在“人类文明精彩对话”中我们应怎样处理好文化交流和借鉴、融合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上海各界该如何“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将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1)上述材料反映《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怎样认识《选举法》的修订(同票同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
(3)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何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