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全面崩溃 | B.宗法制荡然无存 |
C.郡县制初现雏形 | D.实行郡国并行制 |
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援助的概况。该组织是()
年份 |
援助战略 |
主题展开 |
2002 |
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 |
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 |
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 |
|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
改变商业环境以推动市场经济转型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D.世界银行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 )
A.欧洲联合抗衡美国 | B.美欧结盟对付苏联 |
C.摆脱美国经济控制 | D.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
(1922年)列宁:“……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 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与材料精神相符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 | D.工业现代化 |
“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美国结束这种状态主要借助于(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C.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D.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中说道:“一直是成功的社会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这主要是他对当时什么状况的担忧()
A.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B.经济滞胀局面 |
C.苏联的日益壮大 | D.法西斯主义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