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最合理的是
A.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 |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因此两者一点也不矛盾 |
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
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 B.心学的集大成者 |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廉、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 B.“天人感应”学说 |
C.理学思想 | D.经世致用思想 |
下图是我们所熟悉的云根书院,朱熹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一时八方学子云集,探究理学真谛。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B.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
C.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D.倡导“三纲五常” |
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
A.仁政思想 | B.伦理道德 |
C.唯物主义 | D.佛道教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