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
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 |
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
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
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
据统计,1906年法国十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3%,这从本质下反映了法国
A.尚未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 B.工业的基础仍比较薄弱 |
C.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 D.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
从1870年到191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32%下降到14%,这说明英国在此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
A.停滞不前 | B.向后倒退 | C.出现危机 | D.速度缓慢 |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 D.轻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
亚洲革命风暴中没有出现新式民族独立运动的根源是
A.各国农民阶级革命性强 | B.各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C.受宗教传统的影响 | D.由于未产生新的阶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