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5月,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这一观点主要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C.清朝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各民主党派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斗。这些现象反映当时()。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C.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由三大制度构成,其中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君主专制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经历了()。

A.22年 B.30年 C.79年 D.109年、

蒋介石在1945年的日记中写道:“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是( )。

A.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欧美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家研究历史事实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下列能证明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过的最可信材料是()。

A.报纸《东京日日新闻》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
B.文献资料《蒋介石日记》(1915—1949年)
C.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
D.文献资料《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