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
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 |
C.“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
D.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
小亮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运输机械的革命”“互联网与虚拟生活”“科学与人类的未来”。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蒸汽时代的开始 | B.电气时代的变迁 |
C.信息时代的来临 | D.科技发展的历程 |
比尔·盖茨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微软公司的创始。截至2011年,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从1998年到2010年他一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榜首。1983年《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称比尔·盖茨在软伯方面的功绩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重要。这此表明
A.美国是拜金的国家 | B.美国人怀旧心理明显 |
C.科技既造福人类又创造财富 | D.比尔·盖茨的发明影响最大 |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人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和平共处一项原则的践行 |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
C.非洲的纳米比来获得独立 |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
C.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
下图中某条拆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拆线是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