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各坐标分别表示气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箭头指示方向表示区位条件优越性增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 |
| B.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需要解决灌溉水源 |
| C.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最有可能呈带状分布 |
| D.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
读图4中X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表明1980年-2010年X河流域
| |
耕地 |
草地 |
荒地 |
林地 |
其他 |
| 1980年 |
55.0% |
4.9% |
15.4% |
19.8% |
4.9% |
| 2010年 |
40.2% |
6.2% |
1.3% |
44.1% |
8.2% |
A.下游泥沙沉积严重 B.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层变薄
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即下图中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铁矿石资源,以他们为代表的铁矿石供应商,每年都要与以中国宝钢集团、日本新日铁和欧盟钢厂为代表的铁矿石需求方进行谈判,来决定下一年度双方交易的铁矿石价格。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淡水河谷公司距中国上海宝山钢铁厂最近 |
| B.必和必拓公司位于淡水河谷公司的东南方 |
| C.甲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
| D.对森林是保护还是开发为乙国面临的两难选择 |
有关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
| B.甲国除大量出口铁矿石外,还大量出口羊毛和玉米 |
| C.乙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且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 |
| D.乙国有著名的潘帕斯草原,畜牧业特别发达 |
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问题。
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
|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
| 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
| 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
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
|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
如图表示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
|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
2010年11月23日,中国首次南极包船——130位精英企业家行修之旅正式起航,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包船探索极地的旅行队伍,并参观我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62°S,59°W)。据此回答问题。到南极旅游,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 A.地热能 | B.风能 | C.煤炭 | D.太阳能 |
长城站在建站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风力大 ④生态脆弱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全年平均气温高 | B.大气降水较多 | C.纬度和海拔都高 | D.土壤发育程度低 |
这种资源
|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
|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