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题。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 B.多濒临海洋 |
C.经济高度发达 | D.多为平原地形 |
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 B.⑥—干热 | C.⑦—干旱 | D.⑧—高寒 |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第25~26题。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④→② |
C.③→④→② | D.④→①→③ |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 | B.原料供应充足 |
C.劳动力廉价 | D.技术水平较高 |
读图,回答23-24题。该区域有可能是( )气候类型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在坐标A4至A6.B3至B6所示的矩形区,为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宜采取的农业地域类型
A.季风水田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地中海式农业 | D.混合农业 |
2011年4月10日,法国某服装零售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首个旗舰店在厦门中山路的香港大厦开张,几周后又在SM广场开设第二家店铺。完成21~22题。影响该公司首先选择中山路开设厦门旗舰店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公共交通便利 | B.集聚效应好 | C.基础设施齐全 | D.居民购买能力强 |
该服装零售公司在全球有数千家连锁店,若公司在选址时要对门店周边居民点、交通线路、各种商铺等进行分析,可运用的技术是
A.RS | B.GPS | C.GIS | D.GPRS |
读图,回答19-20题。假设每生产一吨钢要消耗1.5吨煤炭和1.5吨铁矿石,甲.乙和乙.丙两地相距都为10km,甲.丙两地相距8km,每吨煤炭.铁矿石和钢材每千米运费分别为0.2元.0.12元和0.35元。甲为钢铁的消费市场,仅从运费方面考虑,图中最适合建设钢铁厂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乙和丙之间 |
结合上题答案,选择在该地建厂的原因除了运费之外的原因是
A.靠近铁矿 | B.靠近河流运输方便 | C.靠近煤矿 | D.乙和丙之间环境污染少 |
读“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7—18题。在城市规划时,运用的地理新技术手段是
A.RS,GPS | B.GPS,GIS |
C.GIS,RS | D.RS,GPRS |
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