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南粮北调”逐渐演变成“北粮南调”。下表为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增产省份和减产省份统计表(单位:亿斤)。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较之北方,南方省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组合条件较差 | B.耕地减少幅度大 |
C.耕作经验缺乏 | D.生产技术落后 |
伴随南方省份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耕地利用方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A.土地肥力不断降低 | B.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 |
C.耕地单位产值提高 | D.平原面积不断缩小 |
“江南水乡”代表南方许多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水充沛 | B.地形破碎 | C.水网密布 | D.土壤贫瘠 |
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规律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 B.工业 | C.金融贸易 | D.服务业 |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 |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