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南粮北调”逐渐演变成“北粮南调”。下表为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增产省份和减产省份统计表(单位:亿斤)。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较之北方,南方省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组合条件较差 | B.耕地减少幅度大 |
C.耕作经验缺乏 | D.生产技术落后 |
伴随南方省份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耕地利用方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A.土地肥力不断降低 | B.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 |
C.耕地单位产值提高 | D.平原面积不断缩小 |
某中学组织夏令营活动,在当地某个山区(如图所示)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安全的角度最适合宿营的地点是D点 |
B.测得图中海拔最高处的气温为20℃,那么C处气温为18.8℃ |
C.图中①②两处坡度较陡的是②处 |
D.图中①②两处都为山脊 |
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 B.地形以平原为主 |
C.人口稀少的岛国 | D.矿产资源丰富 |
小明在班上做了一次民族成分的调查,他发现班上有五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个调查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区独立居住 |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 |
我国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汛期出现在冬季 |
B.多为季节性河流 |
C.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
D.通常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 |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性质差别很大,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据此判断,下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A.内蒙古高原——林地 |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
C.大兴安岭——草地 | D.四川盆地——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