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及地面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图中河谷地区地形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顶部先受张力,后流水侵蚀而形成 |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
若图中甲山为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谷两侧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B.河谷两侧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
C.甲山北坡自然带类型较南坡多 |
D.甲山北坡的针叶林带海拔高于南坡 |
2008年,北京临街的平顶住宅楼都进行了“平改坡”工程,即平屋顶改成坡屋顶。阅读相关数据表格和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北京地区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
73°26′ |
50° |
26°34′ |
三角函数的正切值 |
3.4 |
1.2 |
0.5 |
楼顶“平改坡”后,某居民楼楼顶的原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坡顶的阻挡正午的太阳光,一年中有一段时间的正午不能照射到太阳光。阻挡太阳光的时间大约有( )
A.1个半月左右 | B.3个月左右 |
C.6个月左右 | D.9个月左右 |
一年中,太阳能热水器被坡屋顶正午阴影挡住的最大面积季节里,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①哈尔滨正值冰雕旅游旺季
②南非开普敦正值干燥季节
③杭州该天的日出方向是东偏北,日落西偏北
④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忙于考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5°S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关于甲、乙二地描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甲、乙两地仅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B.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比乙地小 |
C.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时间比朝北时间长 |
D.甲地较乙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
若8小时后,乙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 B.暖流流经地区 |
C.世界著名油田 | D.热带沙漠地区 |
2012年3月8日,拍摄者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努拉伯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悉,每年只有两天会出现这种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题。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 | D.东南—西北走向 |
下次出现该景象的日期约为()
A.2012年1月5日 | B.2012年4月5日 |
C.2012年7月5日 | D.2012年10月6日 |
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回答下列题。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A.该地太阳高度 |
B.该日昼夜长短 |
C.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 |
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
A.3 点或者 15 点 | B.12 点 |
C.15 点 | D.0 点或者 12 点 |
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 B.漳州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 D.漳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下列小题。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至至北极圈之间 |
B.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
C.南回归线以北、靠近南回归线的地方 |
D.北回归线以南、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 |
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
A.白昼长度 | B.正午太阳高度角 |
C.大气温度 | D.降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