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天柱山的超高压变质带中主要包含下图中哪些类岩石(  )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⑥

下列地质现象与使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暴露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黄山怪石 B.汾河谷地 C.沧海桑田 D.东非裂谷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中秋月圆之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比较适宜赏月(如图所示),西北地区大部、东北中南部等地天气晴朗,不过夜间气温比较低,东北地区风还会比较大,赏月时应注意添衣保暖;华北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天空云量将会增多,以多云天气为主,不过气温舒适,也比较适宜赏月。而在新疆北部、黑龙江北部、山东以及西南地区东部会出现降雨,尤其是四川南部、云南北部一带雨量较大,将影响赏月。据此,回答22—25题。

中秋赏月全国天气形势示意图
中秋月圆之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比较适宜赏月的原因是

A.气旋控制 B.反气旋控制
C.冷锋控制 D.暖锋控制

对图中甲处等温线走向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与图中乙处降水有关的是

A.气旋 B.准静止锋 C.反气旋 D.空气的对流运动

图中最低气温的成因主要是
①丁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②丁处地势高
③甲处不受夏季风影响④甲处太阳辐射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20—21

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是否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1月平均气温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世界14%的海运贸易和30%的石油运输要过往此地。北京时间12月17日12时43分,“振华4”号货轮从苏丹返回途中,在亚丁湾遭遇海盗袭击,4小时后获救。“振华4”号货轮从苏丹返回途中遭到海盗时,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当时,天气晴好,能见度很好,船员可拍下清晰地海盗袭击过程
B.轮船吃水变浅
C.此时,海上多刮东北风,人影朝向东南
D.为避免海盗登船,轮船向也门海岸靠近,轮船是顺风逆水而行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5—18题。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加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面径流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大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变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完成13—14题。

岩层①②③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