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右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 |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O、N、P是ATP、染色质、质粒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
C.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α,则两条多肽链中的肽键数也为α
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指的是子代H5N1,合成H5N1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是人体细胞提供的 |
B.组成H5N1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有4种,它们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 |
C.据图可知,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涉及逆转录酶 |
D.假设图中双链DNA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占全部碱基的48%,其中一条模板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31%,则以该链为模板转录出了RNA中鸟嘌呤占21% |
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
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细胞畸变率(%)=×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 |
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
C.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 |
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