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一句,错误的说法是
| A.废弃的古道和城池发生着群落的次生演替 |
| B.废弃的古道和城池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
| C.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方向 |
| D.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加快 |
在温度25℃的条件下,将同一品种的某种植物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及其是否施肥的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点条件下限制该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
| B.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
| C.如果提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吸收将会增加 |
| D.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现有3支洁净试管甲.乙.丙,先向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如下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
| B.甲试管与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
|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
| 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与丙试管内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
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相同的是 ()
| A.ATP水解后能量的用途 | B.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来源 |
| C.ADP转化成ATP的场所 | D.一分子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数目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试验中没有用到的试剂是 ()
| 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
| 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
|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
| D.斐林试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