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的DNA分子结合起来而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科学家在进行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___________ 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___(键名)而结合,遵循 原则。
(2)在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加入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 、四种脱氧核苷酸和 的DNA聚合酶。
(3)图中的III是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最终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F1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原因是
_
(4)上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性,原因是_
,要想获得纯合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__。
(5)科学家最初在做抗虫实验时,虽然用一定的方法已检测出棉花的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但让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棉铃虫并没有被杀死,这说明______ _。科学家在研究的基础上又一次对棉花植株中的抗性基因进行了修饰,然后在让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结果食用的第二天棉铃虫就死亡了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R)对黑身(r)、长翅(V)对残翅(v)、细眼(B)对粗眼(b)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BbVvRRXEY)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2)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b和Vv(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如果选择残翅粗眼(vvbb)果蝇对M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 ,F1中灰身果蝇8400只,黑身果蝇1600只,F1中r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___,Rr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
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____。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__________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
(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
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
种群的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
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决定的。
下图所示为两种西瓜的培育过程,A——L分别代表不同的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无子西瓜的育种方法为,依据的遗传学是。A时期需要用(试剂)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是。图示还有某一时期也要用到和A相同的处理方法,该时期是。
(2)K时期采用方法获得到单倍体植株,KL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
(3)图示A——L各时期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为。
(4)三倍体无子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
下图1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细胞分裂图,图2为不同时期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1)若将图1中的图像按图2所示的分裂顺序排列,则其正确的顺序为,图1中发生在图2曲线gh过程的图像为。
(2)图1所示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该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
(3)图1中乙所示细胞处于分裂期,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称为。
(4)依据图1所示图像判断该器官为,判断的理由是。
如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区为实验材料,该区特点为。
(2)在a和c两时期,_______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填字母)时期,重新出现了核膜、核仁。
(3)乙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填字母),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 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