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可观察到溶液变成紫色 |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清中的蛋白质时,可观察到溶液变成砖红色 |
C.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被亚甲基蓝溶液染成蓝色的是活酵母菌 |
D.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时,液泡颜色由浅变深 |
下列关于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花生种子萌发所需氧气量比水稻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多 |
B.干重相等的甲、乙两份种子,甲浸水后萌发,乙消毒后浸水萌发,分别置于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甲瓶中温度稍高 |
C.冷库中完全隔绝氧气的风干种子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
D.某种子萌发初期释放的CO2是吸收O2的数倍,则其细胞呼吸方式以无氧呼吸为主 |
如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则处理条件不可能是
A.温度不同 | B.pH不同 | C.酶制剂的量不同 | D.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
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一段时间后用班氏(或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在于
A.未对面包做还原性糖检验![]() |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过低,酶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
B.酶是活细胞产![]() |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
有关ATP的不正确叙述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酵母菌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C.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