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探究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性”的课题研究,以确定洋葱(染色体数2N=16)根尖取材的最佳时间。细胞分裂指数是衡量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状况的指标之一,分裂指数=(观察视野中分裂期细胞的平均数/总细胞平均数)×100%。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多个已经培养好的洋葱鳞茎(根长约为5 cm左右)作为实验材料。
第二步:在某一天的8~18点时间段内每隔1小时,取3根洋葱根尖分别制成临时装片。 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如下:
①解离:剪取洋葱根尖2~3 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②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③染色:将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④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第三步:观察、计数并记录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改正制作临时装片步骤中的1处错误。 。
(2)步骤①解离的目的是 。
(3)该研究小组的同学最后把数据转变为下图1,据图得出的结论是 。
(4)图2表示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正处于 期,该细胞不能进入下一分裂时期的原因是 。
(5)请画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图1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曲线OH段说明;
⑵曲线HB段说明;
⑶曲线上C点表示;
⑷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区间。
⑸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据图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非曲区间。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
数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是 。
(2)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 。植株B的基因型为 ,实验一中,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
(3)如果植株A接受植株B的花粉,在植株A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依次是:
有一种能生产食品香料的细菌,其生长速率、代谢产物的产量与培养液中的温度、pH、溶氧量等关系如下图(图一)所示: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设计了高效、自控、产品质量较稳定的两级连续培养装置(图二),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曲线图与甲装置的用途可知,甲装置内的温度、pH应分别调节为。
A.33℃和4.3 B.33℃和5.5C.37℃和5.5 D.37℃和4.3
(2)发酵过程中,通气装置控制阀应。
(3)在生产实践中,当甲装置内的细菌处于期时,可让甲装置中的培养基大量流入乙装置,这样有利于乙装置中细菌较快进入期,达到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
(4)从培养液中提取食品香料的方法有:。
A.过滤 B.蒸馏C.萃取 D.沉淀
(5)如下图为该生产食品香料的代谢途径,若要大量合成食品香料,可采取的措施是:。
下图是微生物发酵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培养基配制好后,一定要灭掉培养基中的。其目的是防止,防止。
(2)在发酵罐中发酵时,若要提高发酵罐中的溶氧量,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调整;
②调整。
(3)若⑥是单细胞蛋白,则⑥代表的发酵产品是。
微生物发酵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结合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实际,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和。目前采用①已经选育出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
(2)在发酵过程中,产物源源不断地产生。这说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采用了的发酵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发酵菌种为,常需增加通氧量。当发酵生产的产品是代谢产物时,还要采用②等分离提纯的方法进行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