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植株的汁液为食。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多种瓢虫(蚜虫的天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其中有捕食、寄生,种间互助等 |
B.科研小组需用标志重捕法对某棉田蚜虫的种群数量进行定期调查,用于构建数学模型 |
C.上述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特生态系统的稳定 |
D.通过保护棉蚜天敌的生存环境,能够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 |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下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 |
B.t1-t2时间内乙种群里“S”型增长 |
C.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 |
D.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
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 |
B.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
D.若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曲线的振幅越大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
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