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图甲曲线中Y点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       (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Y点将向       方移动。
(3)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若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个隔热装置(假设对透光性无影响),这时我们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若实验中每隔15 min增加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4)在充足的光照下预测有色液滴将向       移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

(1)物质a是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若物质A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   ,可以用     鉴定。作为细胞核内染色体组成成分的单糖是_______________。
(2)物质c共有   种,C是
(3)若要观察大分子物质C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被染成色。
(4)鉴定生物组织中B用的试剂是,B的种类繁多的原因有

(5)与d同属于一类的还有
(6)b的结构特点是

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请举例: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有关。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中分离出纯净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的混杂。而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将其作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浴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1)血影的化学组成是    和少量的糖类。 其中对行使细胞膜功能有重要作用的是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该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会越多。
(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3)红细胞溶血后,浴出细胞外的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0分,每空2分)将两株C3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图甲所示),假设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图乙所示曲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

(1)A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2)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F点时植物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
(4)H点与A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5)若将本实验换成C4植物,与图示C3植物相比,H点的相对位置的会
(高/ 低/不变)
(6) 据图所示,若E点是曲线斜率最大的点,则表明此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7) 温室大棚内采取那些措施可以增大E点的斜率?(三点)



(8) 实验结束后打玻璃罩让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植物出现萎蔫现象的原因是

(22分,每空2分)I.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①: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
步骤②: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
步骤③: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

请回答:
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基因有个内含子。
若蓝藻基因编码区与该生物基因编码区长度一样,则其编码的氨基酸的数目比该生物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的数目______ 。(少,相等,多)
II.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某种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利用反义RNA技术(见图解),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从番茄体细胞中获得指导PG合成的信使RNA,继而以该信使RNA为模板人工合成反义基因并将之导入离体番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新植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反义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反义RNA与细胞原有mRNA(靶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阻止靶mRNA进一步翻译形成PG,从而达到抑制果实成熟的目的。请结合图解回答:

反义基因像一般基因一样是一段双链的DNA分子,合成该分子的第一条链时,使用的模板是细胞质中的信使RNA,原料是四种______________,所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
开始合成的反义基因第一条链是与模板RNA连在一起的杂交双链,通过加热去除RNA,然后再以反义基因第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第二条链,这样一个完整的反义基因被合成。若要以完整双链反义基因克隆成百上千的反义基因,所用复制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将人工合成的反义基因导入番茄叶肉细胞的运输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该目的基因与运输工具相结合需要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反义基因最终的导入位置是在受体细胞的细胞质中,要想通过杂交使得这个基因传下去,则应在杂交中选择转基因植物做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母本”或“父本”)
离体番茄体细胞,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其培养基成分与动物细胞培养液相比较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也积极开展了其他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按照此计划,需要测定的马的单倍体基因组为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马为二倍体,其染色体条数为6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