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
B.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
D.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
下列过程中,不依赖膜蛋白的是
A.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 |
B.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到细胞外 |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从细胞外到细胞内 |
D.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光合速率与呼吸 速率相等时光照 强度(klx) |
光饱和时光照 强度(klx) |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h)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 cm2叶·h) |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30 |
15 |
(注:光饱和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的现象)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适宜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原因可能是暗反应限制了光反应
C.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 mg/100 cm2叶·h
D.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4 mg/100 cm2叶·h
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 ℃~35 ℃。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优良品种,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HA、HB、HC三个品系进行了实验。下表为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品系 |
光合速率(μmol·g-1·h-1) |
||
20 ℃ |
30 ℃ |
35 ℃ |
|
HA |
20.32 |
18.32 |
12.36 |
HB |
13.78 |
15.56 |
16.77 |
HC |
8.32 |
9.36 |
9.07 |
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A品系光合速率最高
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
C.与20 ℃比较,30 ℃时三个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均有提高
D.20 ℃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
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
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
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5号试管内呈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