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DC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 如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
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 |
C.DC细胞处理抗原后,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 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
B.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
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需要用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
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 |
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就是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 |
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 |
如图表示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对棉花进行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
B.②过程定向改变原生质体的遗传特性 |
C.③过程需要通过液体悬浮培养 |
D.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 |
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 |
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 |
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