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某一时期统计的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乙到丙 |
C.各营养级的生物输出能量之和约为输入该营养级能量的10%~20% |
D.各营养级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稳定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示④过程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B.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
C.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 |
D.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过程能量值为②与③过程对应的能量值之和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他的设计和分析合理的是 ( )
A.可以将扦插枝条生同样数量的根所用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的生根数量作为观测指标 |
B.实验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萘乙酸溶液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 |
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梯度 |
D.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
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
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
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 其主要原因是 ( )
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
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 |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 )
A.参与体温调节 |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