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
D.未换目镜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
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
①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光照强度和温度
②B点条件下伊乐藻光合作用停止
③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④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左移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有关下图坐标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一c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的细胞数目可能是a点时的两倍 |
图甲、乙表示某植物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
B.图乙中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C.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
D.图乙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①④过程都能产生[H] |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
A.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温度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值 |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
C.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
有人测定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并分别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超过40℃时甲的氧气释放量下降 |
B.温度为55℃时乙不能积累有机物 |
C.乙比甲更耐高温,因为乙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下降 |
D.在48℃时甲的光合速率为0,表明甲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