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 )

已知生物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增加会使生物多样性提高。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 30毫伏 |
| 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 |
| C.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将导致C点的电位增大 |
| D.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
植物在干旱等不良环境下细胞会出现PR-5蛋白,研究人员从干旱胁迫与恢复水供应(复水)后的番茄植株的根、茎、叶细胞中提取总RNA,测定细胞中PR-5蛋白基因的转录情况如下表.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注:“+”表示检出;“一”表示未检出,“+”越多表示相对含量越多
| A.干旱导致萎蔫植株的PR-5基因被破坏 |
| B.对照组说明在叶分化过程中PR-5基因丢失 |
| C.复水后根比茎、叶产生了更多的PR-5基因 |
| D.干旱后复水促进了PR-5基因的表达 |
以碘和淀粉为实验材料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下列实验中,现象和结论不对应的是()
| 选项 |
烧杯内盛淀粉溶液 |
漏斗内盛碘液 |
结论 |
| A |
变蓝 |
不变蓝 |
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 |
| B |
不变蓝 |
不变蓝 |
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 |
| C |
变蓝 |
变蓝 |
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 |
| D |
不变蓝 |
不变蓝 |
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
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 |
| B.卡尔文循环伴随能量的转换 |
| C.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一切需能的生命活动 |
| D.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跨膜运输到相邻细胞中参与反应至少跨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