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植物的茎,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生长
B.当茎中生长素浓度达到M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乙烯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D.T2时,生长素与乙烯浓度相等,茎的生长受抑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细胞的伸长
B.色氨酸是合成吲哚乙酸的原料
C.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和起作用部位完全一致
D.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

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导致的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组别
实验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
切除10天后,测定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 项作为对照实验
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某溶剂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于另一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