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
A.9∶3∶3∶1 | B.1∶1∶1∶1 | C.4∶2∶2∶1 | D.3∶1∶3∶1 |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
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
A.④①③⑤② | B.④③①⑤② |
C.①④③⑤② | D.①④⑤③② |
某男人产生的有些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b(YY),这两种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A.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 |
B.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 |
C.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 |
D.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 |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③ | B.②⑤ |
C.①④ | D.③④ |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没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