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
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⑤ |
高温、高湿条件下种子寿命短,因为()
A.种子细胞呼吸强,大量消耗种子中储藏的养分 |
B.种子细胞呼吸强,产生大量H2O,正反馈调节细胞呼吸 |
C.种子细胞呼吸强,放出较多能量,产生高温,使酶的活性逐渐增强 |
D.种子表面微生物繁殖快,加快有机物分解,产生毒素毒害胚 |
通过测交实验,能够推测被测个体的()
A.产生配子的种类 | B.各种配子的比例 |
C.基因型 | D.产生配子的数量 |
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素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素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 变为b、c、d 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
B.诱变剂增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
C.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
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正确的有()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DNA上比较大的区段发生改变,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上个别核苷酸的改变 |
B.基因突变可发生回复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不能发生回复突变 |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
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鉴别 |
以下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的尿苷提供给植物,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 |
B.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H2O、CO2、(CH2O)、O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 |
C.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