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如图1所示.它的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相距很近,分别和高频交流电源相连接,两盒间的窄缝中形成匀强电场,使带电粒子每次通过窄缝都得到加速.两盒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底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通过两盒间的窄缝时反复被加速,直到达到最大圆周半径时通过特殊装置被引出.如果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加速氚核和α粒子,比较它们所加的高频交流电源的周期和获得的最大动能的大小,有 ( )
A.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大 |
B.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小 |
C.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小 |
D.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大 |
将一挤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乒乓球恢复为球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A.乒乓球中的气体吸收热量,对外界做功、内能增大 |
B.乒乓球中的气体吸收热量,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不变 |
C.乒乓球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压强增大,体积增大 |
D.乒乓球中气体的温度升高,密度减少,压强增大 |
2009年2月11日,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卫星碰撞事件,碰撞点比相对地球静止的国际空间站高434km.则()
A.在碰撞点高度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大 |
B.在碰撞点高度运行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国际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小 |
C.在与空间站相同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一旦加速,将有可能与空间站相撞 |
D.若发射一颗在碰撞点高度处运行的卫星,发射速度至少为11.2km/s |
据报道: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假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若已知该卫星的运行周期、月球的半径、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
A.月球的质量 | B.月球的密度 |
C.探测卫星的质量 |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则()
A.两物体沿切向方向滑动 |
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
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 |
D.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
如图,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A.运动的角速度相同 | B.运动的线速度相同 |
C.向心加速度相同 | D.运动周期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