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
1992年 |
2011年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非公经济对GDP贡献率(%) |
7.1(2002年) <1(90年代初) |
28 60(2010年) |
市场化程度(%) 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
26.0 66.5 |
60(2010年) 76.4(2008年) |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率(%) |
≈0.5(1990年) 2.7(2008年) |
|
注:“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依据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H市2006—2009年投资率和消费率文化情况》表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投资率 |
42.9% |
44.8% |
46.9% |
49.4% |
消费率 |
51.6% |
50.2% |
48.6% |
45.7% |
注:据专家推算,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国内生产总值106.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国内生产总值100.02亿元。
材料二2009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进一步完善下乡家电产品补贴标准和办法: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增选1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
材料三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各民主党派领导先后发言。他们认为,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措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他们还就扩大内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营造中小企业良好发展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加强节能减排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
(3)结合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并听取民主党派意见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第一次超50%,被国际友人赞为“全球经济迷雾中的灯塔”。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保增长”之后,提出了“稳增长”目标,强调2010年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材料一:2009年我国为“保增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计划两年内投资4万亿。其中民生工程所占比重超过50%,加大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力度,在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发展“升格”到国家战略高度,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高达17%,成为经济领域的“新亮点”……2009年四个季度我国GDP分别增长6.1%.7.9%.8.9%.9.5%与2008年第四季度的10.6%对比,成V形复苏,全年 GDP“保八”定局。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
注:①2008年,世界各国消费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
②2009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但投资还是遥遥领先,外需出口起色不大,消费改观仍有限。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我国经济2010年实现“稳增长”目标的启示。(注:答对三点就给满分9分)
《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尽管过去一年上海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好于预期,但上海今后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的环节,特别是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缺位”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需要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需要深化,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仍然时有发生。上海市要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努力建立一个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廉洁从政、务实高效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
请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上述情况。谈谈如何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全国GDP排名前三位省市相关情况统计
省份 |
实现生产总值 |
投资 |
实现消费额 |
外贸总额 |
GDP含金量全国排名 |
|||||
亿元 |
增长% |
位次 |
亿元 |
增长% |
亿元 |
增长 % |
亿美元 |
下降% |
||
广东 |
39081.59 |
9.5 |
1 |
13353.15 |
19.5 |
14892 |
16.3 |
6111 |
10.8 |
8 |
江苏 |
34061 |
12.4 |
2 |
18751.6 |
24.5 |
11484.1 |
18.9 |
3388.3 |
13.6 |
23 |
山东 |
33805.3 |
11.9 |
3 |
19031 |
23.3 |
12363 |
19.1 |
1386 |
12.4 |
28 |
注:GDP含金量(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均GDP。
材料二:山东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落实“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繁荣文化作为推动富民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推动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9年文化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增长15%以上。
材料三:山东省财政设立20亿元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向发展新兴产业倾斜;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21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山东经济发展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重视文化建设对山东经济发展的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江西新余的发展出现了落后的趋势,为加快转型发展,新余市委市政府组织考察了天津、唐山,对比“天津速度”、 “唐山效率”,我们发现了自身的差距:
材料一:为什么我们难以扬帆远航?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新余用地紧缺局面难以缓解、人才资源流失加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外迁,民间资金外流,新余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除了原有的几家大企业,新余基本没有在本土上形成新的有影响力的经济主体。新余单纯依靠仿造、简单作业、人口红利的产业发展方式,使得产业始终徘徊于中低端。
材料二:我拿什么吸引你的目光?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位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新余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但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缺失文化元素,“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发育了,可脑袋还是小孩子的,很不协调。”
(1)根据材料一、二,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为新余的加快转型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