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动调低”GDP到相继推出“幸福指数”,从关注菜篮子、解决“蜗居”到增加就业,从提高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到实现“有福利的增长”……在各地“十二五”布局中,共同的主题和表述频繁出现——追求科学发展,让“幸福”变得更加具体实在,释放出中国前行的新“信号”。主动调低GDP增速,推进民生福利,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更加重视( )
①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权威
③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企业()
A.产品价格降低 | B.产品的结构优化升级 | C.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 D.发展方式的转变 |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平为效率提供持久动力②效率为公平奠定必要基础
③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④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2009年、2010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加约10%。如果其它条件不变这一措施将()
A.缩小个人和家庭收入差距 | B.提高企业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
C.刺激消费、促进社会稳定 | D.实现养老金保值、增资 |
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成为第一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转型后的国家开发银行的主体业务是()
A.存款业务 | B.贷款业务 | C.结算业务 | D.股票买卖业务 |
综合探究题
材料: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校高三(1)班同学针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走访教育专家、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学生家长后,同学们对教育公平问题有些不同看法:甲看法是:教育应当实现完全公平,目前高等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承担,使每一位受教育者不因为家庭经济水平不同而受到不公平待遇。乙看法是:目前国家财政还有困难,要想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还必须从社会筹集一部分资金,因此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可能的。
请你与高三(1)班同学继续进行下述探究:
(1)针对甲、乙两种看法,请用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对实现教育公平的认识。
(2)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某省教育厅向社会征求意见。高三(1)班同学对政府实现教育公平可以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设?(至少2条)这些建设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政府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