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采纳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从当时的背景看,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 |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文化大革命’运动 |
| D.真理标准大讨论 |
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 A.产生和发展与近代历史时期 | B.不是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 |
| C.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由道而兴起 | D.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资本主义世界盛行的经济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 B.自由 主义 |
C.重商主义 | D.凯恩斯主义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
| 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 |
| B.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 |
| C.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
| D.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 |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
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
|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
|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
|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