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对孝文帝改革的:
A.客观表述 | B.客观记载 | C.客观评论 | D.主观评论 |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老大“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 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 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重在“尚贤”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的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读到的名言有()
A.“鸡犬之声向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B.“易其田醻,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 D.“ 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
A.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 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
C.坚决退出战争的正义性 | D.俄国工人阶级的壮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