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 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 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 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凡是脱离自然状态而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人们,必须被认为他们把联合成共同体这一目的所 必需的一切权力都交给这个共同体的大多数……只要一致同意联合成为一个政治社会,这一点就能 办到,而这种同意,是完全可以作为加入或建立一个国家的个人之间现存的或应该存在的合约的。 因此,开始组织并实际组织成任何政治社会的,不过是一些能够服从大多数而进行结合并组成这种 社会的自由人的同意。这样,而且只有这样,才曾或才能创立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
——摘自洛克《政府论》
(1)概括上述材料所体现出的民主思想。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简析洛克的民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亨宗庙;三思立,庙不袱(新死者附祭于先租)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宁,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材料二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总共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七中有如下描写:"欲称闺门卸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西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材料三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再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所以总过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道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人同等权利。
--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649 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批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托,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对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是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材料二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反复的过程。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局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撤退。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行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生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
(2)运用所学只是,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面又反复的过程"。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民连绵不断的起义迫使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但改革后,这些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农民)绝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得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在以后数十年中,随着农民人口的迅速增加,他们对土地的渴望也相应增长,并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农民不但要为他们在1961年时得到的土地交纳赎地费,而且还要交纳各种地方税。此外,他们还要负担俄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费用,因为很高的保护关税使他们购买的制成品费用上升。
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1865
1890
1898
数量(人)
381000
1620000
300000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重工业中煤、铁的产量增加非常迅速。……20世纪初,俄国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1860—1900年间,俄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农村中依然保留了“治安官”,他们是从贵族中推选出来的,按照习惯方式断案。如果他们判决错了,农民也没有地方上诉。刑法虽然废除了极为残酷的肉刑,但拷打农民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1905年,沙皇政府认为,最严重的危机……是遍及全国的农民暴动。……他们的口号是:“给我们土地,土地应该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土地的耕种者。”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俄国的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俄国改革后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一、三分析,为什么俄国经济长足进步,到1905年却又出现农民暴动遍及全国的局面?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可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仗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
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
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
平。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商鞅变法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

现代化——曾经的困惑与现实的挑战
20世纪,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人类文明走向辉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奋斗目标。然而,关于什么是现代化,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6世纪,有两层含义:(l)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
可见,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还包括将来发生的新变化;现代化既可以表达一个历史过程(发展过程〕,又可以表达一种最新特点(发展状态)。
请回答:
⑴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请举出在此期间的modern现象
⑵到18世纪,又出现了以modern为词根的modernize,请从这一时期欧美地区各个领域新现象,说明单词modernize出现的社会存在依据。
⑶近代以来人类进行了三次工业技术的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重大的变革,二战以来人类在能源和动力方面的变革是什么?它将对人类文明带来怎样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