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温饱是真儒。”该题词称赞的是
| A.曾国藩 | B.李鸿章 | C.张之洞 | D.左宗棠 |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
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 A.综合平衡 | B.以粮为纲 | C.多快好省 | D.一化三改 |
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
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建国后初期实行的大仁政主要
是指
| A.恢复经济 |
| B.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重工业 |
| C.稳定物价 |
| D.建立市场经济 |
辛亥革命后,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
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歌谣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无极的封建势力较强 |
| B.妇女地位的提高 |
| C.农业人口增加 |
| D.道路交通改善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
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由此反映出他的观念是
| A.重商轻农 | B.由工兴商 | C.重利轻义 | D.实业救国 |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的西方各国。这对中国产生的影
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④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