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欧洲
100
140
266
非洲
100
95
95
亚洲
330
479
749

A.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
B.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的增长

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A.德意志帝国分裂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德意志工人武装起义

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B.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C.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①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
③柜坊、飞钱开始问世
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十二铜表法》中有多条这样的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以蛊术损害他人庄稼的,科处极刑;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处死以祭谷神;施魔法或以毒药杀人的处死刑。上述规定共同体现了罗马法()

A.鲜明的宗教色彩 B.同态复仇的原则
C.鲜明的等级特征 D.轻罪重罚的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