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评价孙中山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摘自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摘自《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摘自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结构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对阿里聪明的认识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
(3)材料二认为阿里改革没使埃及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是什么?你的看法呢?
(4)在19世纪60——90年代的中国,地主阶级也掀起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请问这场改革是什么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Every truly repentant(adj.后悔的, 悔改的, 有悔改表现的) Christian has a right to full remission(n.免除) of penalty(n. 处罚,) and guilt, even without letters of pardon( n.赎罪券).
──Disputation of Doctor Martin Luther on the Power and Efficacy of Indulgences by Dr. Martin Luther (1517)
材料二: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材料三: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43年通过的“至尊法案”。它把宗教改革5年来国王取得权利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 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圣•巴托罗缪之夜(1572年8月23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这些宗教主张有何历史影响?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改革的实质和最终结果是什么?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尽管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融入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罗斯福(1936年)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我们自己”和“全世界”有何影响?
材料二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政府变成如同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场所,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服务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2)克林顿执政期间,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胆的“试验”,具体指什么经济政策?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
(3)材料反映三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材料四:图片

(4)请将材料四图片加以分类,并填在下表中

类别
图序号
反映经济全球化组织

反映经济区域化组织

材料五: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在世界谈判史上也极为罕见。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复关申请起,直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才正式成为WTO的成员。……中国的“入世”是改革开放 20多年来的第一等大喜事。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入世”也有令人担忧之处,在同新自由主义的较量中,社会主义还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有丧失独立的工业体系之虞;“三农问题”可能火上浇油,可能带来失业人口增加;为腐败增添土壤。
——摘编自《中国人的WTO心灵史》、《入世的喜与忧》
(5)依据材料四指出入世历程如此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就材料四作者对入世的担忧,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58-1962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之后为什么又有大幅度回升?
⑵造成1966-1980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长期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党和国家是怎样改变这一现状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