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比亚北临地中海(下图),海岸线长达1900余千米,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外,还有铁、钾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

【材料二】 进入2011年后,利比亚政局动荡加剧,为确保我国人员安全,2011年2月23日开始我国政府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将驻利比亚人员分批安全撤离。
【材料三】 利比亚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该国农业非常落后,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粮食需大量进口。当地名胜古迹众多却多年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 图中A城市(31°12′ N,29°15′ E)是埃及的亚历山大,2月23日,我国首批从利比亚撒出人员先抵达该城,再从该城乘飞机返回北京。飞机起飞时当地时间(区时)为13时25分, 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                     (1分)
(2) 利比亚海岸线漫长,但沙漠、半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是(2分)
(3)描述 B城市此季节(2月)的气候特征?,并指出其所在区域自然带名称 (2分)
(4) 从自然条件考虑,利比亚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该国自然资源条件,利比亚可以发展的工业有(至少答三点)
(5) 根据材料三说出利比亚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分析其经济发展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21日上午10时10分,遥感中心通过解译航拍图片和卫星数据,在四川地震灾区发现三十四处堰塞湖。堰塞湖是由于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堵截河谷、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如果遇到强余震、暴雨,可能会发生溃坝,对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同时,由于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也会对上游造成淹没的危险
材料二堰塞湖形成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地震发生后该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堰塞湖?
(2)为防止堰塞湖造成的危害,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a、b、c为等值线,若值a>b>c,请回答: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该地位于_____ 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月,此时太平洋上形成气压。
(2)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则:
①该地形是____。②下面所示的剖面图中属CD剖面图的是 ______ 。

③B处气压比D处_________

下图为我国陕西省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
(2)Q地区建成一座水电站,选择此处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2003年,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地面下沉,其中尤以沿海大城市沉降现象最为明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 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人为原因。
(2)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3)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给沿海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袭击了我国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甘肃)首当其冲,1.3亿亩耕地受灾,几占我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图12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3为“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华北地区易受旱灾袭击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河南、山西等地为抗旱保苗,大打机井抽取地下水。长期过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