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 m宽的河正中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
处有一危险的急流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 m/s,为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的水平地面上, A物体质量 m=20kg, B物体质量M=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2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 (g取10m/s2)
A.350N B.300N C.250N D.200N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
|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
|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
| D.“合力与分力” “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不变的是: ( )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正电荷Q,分别置于A、B两点,DC为A、B连线的中垂线,D为无限远处,现将一正电荷q由C点沿CD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 q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B. q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 q受到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 q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副线圈匝数n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
,电阻R=44Ω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 
| A.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
| B.电流表A1的示数为1A |
| C.电流表A2的示数为4A |
| D.电压表的示数为44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