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50肽中有2个丙氨酸(C3H7O2),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4个 |
B.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
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 |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
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
C.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直接传向另一个神经元 |
D.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
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
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随之改变 |
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
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b液增多的是(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 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
B.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