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19,则杂合子Aa的频率是
A.0.9 | B.0.18 | C.0.81 | D.0.09 |
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可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属于寄生 |
C.这种细菌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 |
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氧气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
温度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第7次 |
第8次 |
0 h |
24 h |
48 h |
72 h |
96 h |
120 h |
144 h |
168 h |
|
15 |
1.2 |
3.0 |
3.8 |
4.6 |
4.0 |
3.2 |
2.8 |
2.5 |
20 |
1.2 |
5.0 |
5.3 |
4.2 |
2.1 |
1.2 |
0.8 |
0.6 |
25 |
1.2 |
5.2 |
5.6 |
4.6 |
2.9 |
1.0 |
0.6 |
0.2 |
30 |
1.2 |
4.9 |
5.5 |
4.8 |
2.2 |
1.3 |
0.7 |
0.5 |
35 |
1.2 |
1.5 |
1.8 |
2.0 |
2.2 |
1.3 |
0.8 |
0.6 |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B.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25℃
C.不同温度条件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D.每天取样检测一次即可,不需要固定取样的时间
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①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②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试管苗,获得正常纯合植株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
⑤马铃薯的脱毒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
下图为A种植物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仅显示细胞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B植物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花粉
B.将A、B两种植物杂交得到的植物为二倍体,可育
C.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D.经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到的植物为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酶相同 |
B.灭活的病毒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
D.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经过脱分化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