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
B.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型菌+S型菌DNA会得到S型菌”,因此用S型菌+R型菌DNA也会得到R型菌 |
D.赫尔希和蔡斯用32P、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研究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
下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
B.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 |
C.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量减少了3582 |
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 |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
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 D.![]() |
下列各项与特异性免疫无关的是 ( )。
A.过敏反应 | B.移植器官的排斥 |
C.疫苗接种 | D.溶菌酶清除细菌 |
下列与物种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群落中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物种 |
B.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
C.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D.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