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一段时间后用班氏(或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在于  

A.未对面包做还原性糖检验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物链中捕食关系的维持需要生物群落内的反馈调节
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素都可以通过反馈调节直接作用于下丘脑
C.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当细胞中的ATP供过于求时,ATP会干扰ATP合成酶的作用,这属于负反馈

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AABB、 aabb两个品种,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诱变育种,其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
B.过程②③④属于杂交育种,aaB_的类型经过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
C.过程⑤⑦使用的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它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D.过程⑥⑦表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粗糙型链孢霉属于真菌,其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二倍体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突变
B.最终8个孢子的基因型共有4种
C.图中a、b染色体数目相同,与c不同
D.图示过程中DNA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一一种大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RNA分子——microRNAs(简称miRNA),它们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作用(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影响了从发育到生理机能再到应激反应的大部分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一种位于粗面内质网膜上的蛋白AMP1是miRNA成功抑制靶基因表达所必需的物质。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miRNA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miR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
C.AMPl是miRNA指导产生的一种阻抑蛋白
D.miRNA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